又是一個雨後爬山運動看瀑布會比較涼也會比較有動力整體感覺比較不那麼阿雜的行程
今天去的瀑布位於三峽,雖然不算是秘境,但卻是我近期滿喜歡(還沒挑戰完成)的地方
雲森瀑布是(雲心)(森山)(姊妹)三個瀑布的合稱,在中坑溪的上游,不是單一個瀑布
這裡除了有剛剛講的那3個瀑布以外,還有(雲森秘境)和(阿花)可能之後還會有別的吧
而最美最有名最有氣勢最多人造訪的就是雲心,但大家都直接叫它雲森
一開始對這個景點不太了解,爬文看到有人說開車來到這個熊空候車亭就要棄車步行
不然往上的路段較窄會無法會車,但這裡車位真的非常少,於是找車位就花掉許多時間
接著爬坡走了一段路,沿途可以欣賞旁邊的美景,只是走了快半小時我信心就逐步瓦解了啦
因為我發現我連入口都還沒到,深怕走到入口我就陣亡了,更別提入口到瀑布還要走40分鐘
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導航到熊空候車亭,就會看到沿路有指標,順著指標往上開一小段路
運氣很好沒有遇到會車,就會直達瀑布步道的入口,且入口處就有一個比剛剛熊空候車亭更多車位的停車場
但如果是假日人車較多的時間造訪可能要自行評估一下了
騎車當然就沒這個困擾,機動性高了許多,所以我第二次造訪就是騎車去囉
礙於第一次造訪耽誤了太多時間,到達瀑布入口要開始挑戰時都已經下午四點多非常尷尬的登山時間啊
只好硬著頭皮前進,就當作是探路了
(雲心)(森山)(雲森秘境)(阿花)都是在停車場往左那條路,(姊妹)就是在停車場往右也就是停車場裡面那條路
路況還可以,只是越往裡面走濕度越高,加上雨後爛泥巴多,稍不留神很容易滑倒或拐腳
途中會遇到一些走繩橋和踩石頭涉溪的驚喜,雖然難度不高,但雨後溪水暴漲就有點可怕
因為我第一次去光是踩幾顆石頭涉溪就鞋子濕答答了,第二次去就完全沒有這個狀況
雖然已過賞楓季節,但還是勉強能撿到幾片
其實沿途看不太到什麼絕美的風景,大致上都是這樣很像走在叢林裡
再加上第一次造訪時間不太夠,我根本是行軍式的趕路
沿途會有指標,不用擔心會迷路,而且看起來比較好走的路也只有那麼一條啦
沿路遇到返程的路人我就必問「請問還要走多久」我大概問了十個人了吧
路人都會給你一個看得到希望的答案,但通常這個答案都要乘以2倍才是正解(笑)
不過這個瀑布行程的優點是,雖然這40分鐘的路程有上坡有下坡,但高低落差都不大滿緩和的
比起大多數的瀑布似乎都是一直爬坡往上的行程來說,雲森瀑布真的有比較親切一點
上網爬文發現入口高度約570公尺,瀑布高度約580公尺,落差只有10公尺
應該滿適合體力沒有很強大的初階者,我能駕馭的我相信大部份人應該都可以的
初次造訪正當我要振臂歡呼趕快過去擁抱瀑布的時候
遇到返程的路人告知水勢越來越湍急千萬不要再往前了以免水淹過橋走不回來
我心都涼了,耳邊傳來的就是瀑布氣勢萬鈞的水聲
而我卻停留在這個只差一個轉彎就能到瀑布的地方黯然撤退
而且回程天黑的很快,還飄起小雨,還好手機的電力夠我開手電筒走回停車場
第二次造訪我不只帶了登山仗,連手機都充滿電(笑)
前面走過的同樣路程就不再綴述,直奔上次被勸退折返的地方囉
看著這個上次溪水都已經淹到木頭的橋,慶幸還好上次撤退,不然回程可能看不到橋(笑)
灑花~~~~~
這個感覺有上下兩層的瀑布就是(雲心),不過大家都直接叫它(雲森)
站在下面真的是源源不絕的保濕噴霧無料供應呀
不過這個平台真的很濕滑,大家移動真的要小心點
旁邊有條往上的小徑可以往上到達(森山)和(雲森秘境)和後期被發現的(阿花)
不過第二次造訪更難走了(主要是太滑),好幾次都踩不穩有點危險,突然陰天光線不足又更吃力
明明看到其他遊客去的時候地都是乾的,看起來不難走,我運氣也太差了吧
所以只能看到(森山),那個藏在後面看起來水量也很豐沛的就是森林本人了
不過受限於地形限制,好像不太好拍啊
再往上就是雲森秘境,不過現在應該也不秘境了,因為那裡比較平緩,就是比較適合停下休息的地方
再往上爬路況就更差了,還有岔路,順利的話就會看到(阿花)本人
不過我看別人的影片分享,阿花好像沒有很美,但就是比較秘境,也就是沒什麼人
小小一個,平易近人那種,想挑戰的人還是可以試試
但明顯感覺得出來這個阿花應該是後來才發現的新瀑布吧?
不然怎麼會取一個跟詩意十足的雲心森山八竿子打不著的名字咧
返程有看到一條可以往下的小徑,因為有看到其他遊客正熟門熟路的往下走
於是我們也趕緊加入,就來到這個不知道有沒有名字的地方
看起來應該是在瀑布下方,是個看起來比較淺的石灘,有些熟門熟路的遊客在這裡玩水
水清澈又冰涼,還有好多的小魚小蝌蚪
另外,一開始有說停車場裡面有路可以去(姊妹)不過這個我也還沒去過
所以我應該會再找時間去第三次或第四次
因為地圖上顯示(阿花)和(姊妹)是不同方向,看來還是要分兩次造訪才能摸透它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中坑產業道路
無門票/有停車場/搭公車可以搭到熊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