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散策行程:談文車站>鄭漢步道>大山車站
走鄭漢步道不會花太多時間,所以可以順道去看看台鐵海線五寶
由北至南是「談文車站」>「大山車站」>「新埔車站」>「日南車站」>「追分車站」
喜歡車站的人可以找時間一站一站逛起來
「談文車站」
大正11年(1922)啟用,原名「淡文湖驛」,已經是百年車站囉
台鐵西部山海線在竹南車站分支後的海線第一站,招呼站等級,僅停靠區間車
雖然沒有遇見乘客,但我印象中這裡並不算冷門
會這麼覺得可能也是因為車站位置不算偏僻荒涼那種~~
不過從外面看起來,建物像是在B1,外面還有遮蔽物
如果沒有注意到車站燈箱和天橋仍有可能會錯過這一站
不無聊的天橋和田園風景,至少這站還有點東西
而越來越破舊的木造建物已經禁止進入了,只能在屋外懷舊一下
L型迴廊、米字形樑柱、牛眼窗,斑駁的年代感很有味道
「鄭漢步道」
談文車站到鄭漢步道目測感覺距離沒有很遠,約2公里
天氣涼爽的話用走的也行,天氣太熱就還是默默開車去吧
直接導航鄭漢步道即可,滿多人在台一線路邊停車再走上去
或是往前一點進入學府路停車位也不少,裡面是育達科大所以吃的喝的和超商都有
台一線路邊就會看到指標,順著爬坡走約400公尺就會到正式入口
也有看到遊客直接開上來停在這裡,騎車是OK的,開車真的沒什麼位置
在這裡邂逅了一支小雨傘節,花了一點時間耐心勸說他不要跑到馬路上很危險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進去,總之回程我是沒有再看到他了
在附近稍微找了一下也沒有找到他和他家人
就這樣愉快的哼著「咱二人~做陣遇著一支小雨傘」往終點前進
鄭漢步道單趟約800公尺,到終點需折返
一開始是短短的好漢坡,後面都平緩好走,滿輕鬆散步那種等級
終點就是山頂的「鄭漢紀念碑」,在談文車站天橋上也可以看到喔
「鄭漢紀念碑」的故事大致是說以前談文這裡有位叫鄭漢的青年
聽到在中港溪玩水的孩童溺水求救聲,奮不顧身跳河救起孩子但自己卻溺斃
捨己救人的精神,所以在當地視野最好山上立碑紀念表彰義行
但鄭漢步道最有名的應該是這個鐵道迷必拍的C彎
視野很棒的觀景平台可以俯瞰綠油油的田園景色和弧形鐵道
也能遠眺國道、中港溪,能見度高的話還能看到台灣海峽
「大山車站」
大正11年(1922)啟用,原名「大山腳驛」,已經是百年車站囉
台鐵西部山海線在竹南車站分支後的海線第二站,簡易站等級,僅停靠區間車
這站有站長坐鎮,附近也熱鬧許多,來拍照的觀光客也多
和談文車站一樣的木造建物,雖也稱不上很新,但比起危樓感十足的談文
大山就明顯感覺堅固多了,也可以進去室內拍拍照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造訪(著實想不起時間的久)
那時候車站門口沒有欄杆,建物木紋顏色也沒有如今看到的左右色差
這次發現不只裝上了欄杆,木造車站本人甚至連柱子都怪怪的
連門口大山車站的「站」字看起來都比其他三個字還新
大概是因為車站之前遭遇小貨車衝撞,損傷嚴重,即便修復也回不去了
為避免再次被車撞所以不得不裝上欄杆這個突兀的東西(笑)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可能真的會再往「新埔車站」前進
因為這海線五寶我唯獨新埔沒有造訪過,日南幾年前去過,追分就更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