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好多車站光聽站名都會誤會它所在的城市,不知道你們聽到牡丹車站的時候以為它在哪個縣市呢?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以為是在屏東(舉手),大概因為以前在高雄時比較常去屏東牡丹走跳
屏東牡丹真的好多很棒的景點我到現在都還很想念想再去一次
不過現在要從桃園開去屏東牡丹一天來回,理智思考一下還是太硬了啊
然後發現北部也有一個牡丹,這樣就簡單多了,立馬決定去探望一下這個牡丹車站
牡丹車站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牡丹路,1922年(大正11年)啟用,最早的原名是武丹坑驛,後改為牡丹坑,再改為現在的牡丹車站
且原本位置也不在現在這裡,現在的位置是後來遷移過的
早期是以貨運和煤礦運送為主,後因貨運和煤礦業式微就降等了,現在是招呼站,只停靠區間車
車站外觀已經是翻修後的嶄新模樣,其實我比較想拍翻修前的老舊建物,覺得那比較有故事有歷史有可拍性
其實這站應該也是不久前才整修的,要是能早點去就好了啊,台灣有很多車站這幾年都陸續在整修了,要看還得手腳快一點
車站大廳,就很新的感覺,無站長,無售票口,電子感應付費
兩座岸式月台,有地下道連接,這裡火車經過的頻率滿高的,不會等拍等到睡著
不過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以為這站會很荒涼,心想太好了又1個無人車站入手,沒想到這站雖然算不上人多,但也絕對稱不上無人
基本上牡丹人氣滿旺的,它有一個彎度很彎,火車進站會呈現傾斜的大轉彎,也有幾支MV和偶像劇在這裡拍攝
所以吸引很多人去拍,居民看到揹相機的外來客應該都很習慣了吧
這個很酷的火車壓車畫面,也因為彎度很夠
所以火車經過都會稍微減速,照理說應該很好拍才是,但我怎麼就沒有拍到很明顯的傾斜(苦惱)
雖然知道會造成這麼奇特的場面一定是受限於地形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
但對於真正原因還是感到好奇,回家立馬GOOGLE一下
在牡丹站與雙溪站有個坡度達千分之16的陡坡「牡丹坡」,早年的火車沒有現在那麼夠力
都必須加掛輔助機才能攀爬,為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增加火車行駛距離來減低坡度
於是形成現在牡丹車站看到的120度大轉彎,坡度和彎度一定要2選1就是了
不曉得乘客們坐在火車裡經過時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拍過彎拍得太開心差點漏掉的牡丹車站大牌
附近還有幾個景點,一方面受限於時間一方面沒有路人可以問,所以決定在老街走走就好,改天再去其他景點探探
出站門的正前方是牡丹老街,不過這個老街跟人聲鼎沸能吃能逛的那種老街完全不同
它就真的是老房子那種淳樸味道的老街,安安靜靜,會有老人在門口坐著
有時還能看得到幾隻神出鬼沒的小貓,拿起相機要拍就不見貓影了
看到的唯一一間店就是這個,或再走遠一點過橋左轉還有一間傳統的柑仔店
聽得到牡丹溪的水流聲和火車經過的聲音,步調緩慢,好像沒什麼壓力的地方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牡丹路15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