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說的從現代化指標性建築大東藝文中心只要沿著河岸走一小段路
就可以穿越到這座很有歷史的「鳳山同儀門」了
同儀門又叫作東便門,或是常聽到的小東門也是在講它
建於清朝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
城外有濠溝,城上有砲台,防守能力挺優的
東便門臨鳳山溪(昔稱東門溪),經東福橋可通對岸
也是城內的打鐵街對外聯繫道路
目前是國定三級古蹟
鳳山市區內殘存的清朝鳳山縣城遺跡叫作「新城」
高雄市左營區的鳳山縣城遺跡叫作「舊城」
有發文哦~~
http://kirasweet4ever.pixnet.net/blog/post/265882730
同儀門的建材是咕咾石,是當時建城常用的石材,舊城也是!
這條應該就是鳳山溪了吧(東門溪)
水拹仔,真的還打的出水呢~~
東福橋
東福橋建於清道光21年(西元1841年)
但很不幸在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毀於颱風
目前看到的這座是彷舊新建的
某個程度上雖然說長得一樣,但意義和價值還是有差的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重修東福橋碑記」
旁邊有個小小的土地公廟「東福祠」
說是土地公廟,但裡頭供奉的不是俗稱的莊頭土地公
而是簡稱「橋公」的「橋頭土地公」
這很有年代的古蹟其實挺有趣的
因為它並不是靜靜地躺在一個角落等待著被遺忘
相反地,它很活躍於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拍攝過程短短十幾分鐘,就有好幾輛機車、單車穿過這短短的橋和窄窄的城門
形成一股滿特殊的「穿越感」
說不上來到底古蹟就該被好好保護、閒人勿進好呢?
還是像這樣融入生活、注入一點「活」的氣息好呢?
不過出遊怎麼可能只有古蹟咧
一定要來個美食才算得上是合格的標準觀光客行程呀
但是天氣太熱,騎來騎去又走來走去
嗯~難得有吃不下大餐的時陣
大東藝文中心對面有個「草地人傳統豆花」
這間是大東分店,我已經快溶化了管不了那麼多就手刀進入
來個豆花消消暑先啊~~~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大東一路34號
電話:07-7998838
稍微涼快一點,緊接著就要搭捷運趕場到中華街夜市去了
也是個很容易到達的地方,捷運鳳山站直達
來個好好喝的~~「老張愛玉」
看這車停到我都不知道怎麼走進去就知道有名了
豆花和愛玉都是我極愛的好物
雖然兩個都吃到是很開心沒錯,但我也還是需要休息的
走太累了,一定要想辦法跟椅子或台階之類的能攤平的地方合體
於是往前走約3分鐘就可以抵達的曹公圳
在這裡的木棧道上用一種很茫然趨近放空的狀態喝我的愛玉
累屬我惹~~為何每次都是這種大量步行又曬到不行的行程咧?
同儀門、東福橋、東福祠
地點:高雄市鳳山區三民路44巷28號
電話:07-742-2111#105-109(鳳山市公所)
營業時間:全年免費開放
搭捷運到大東站沿河岸步行約10~15分鐘即可到達
<延伸閱讀>